五稜郭是日本江戶時代末期由江戶幕府在蝦夷地的箱館(現北海道函館市)郊外建造的一座星形要塞。雖然,在計劃興建城池時已經使用五稜郭作為名稱,但是在建造期間又曾經稱為龜田役所土壘或龜田御役所土壘。城池位處的地方本來是濕地,植有大量細柱柳,因此又稱為柳野城。進入明治時代後,城內幾乎所有建築物都被拆除,並改建為大日本帝國陸軍的練兵場。其後在1914年改建為五稜郭公園,並且對外開放,自此成為函館市民的休憩地方和代表函館的旅遊景點之一。五稜郭獲日本政府指定為特別史跡,並且作為「五稜郭與箱館戰爭的遺構」而入選北海道遺產。
交通資訊:〒040-0001 北海道函館市五稜郭町44−2。搭市電於"五稜郭公園前"站下車,沿著571縣道走即可到達。
電話:+81 138-31-5505
營業時間:4月~10月,5:00~19:00。11月~3月,9:00~18:00。全年無休。
費用:免費。如要參觀箱館奉行所,500日圓/每人。
更多五稜郭公園資訊: https://www.hakodate-jts-kosya.jp/park/goryokaku/
五稜郭公園(城跡)就在五稜郭塔旁。在五稜郭登高遠眺美景後,也別忘了到五稜郭公園逛逛,特別是在櫻花盛開的季節。
五稜郭是由護城河包圍的五芒星型堡壘以及半月堡(馬出堡)組成,堡壘內建有本壘(土壘),內側則建有奉行所等建築物。
南面入口一景。即便只是楓紅的季節,遊客依然絡繹不絕。
護城河最寬闊的地方約30公尺、深度約4~5公尺、總面積約1.8平方公里。南面入口有租賃船隻的商家。
五稜郭護城河一景,令人平靜的感覺。
五稜郭城內部分的樹葉已經轉紅。照片左下方則是大手門左邊本壘的石垣。
五稜郭城內一景,可以看到外頭的五稜郭塔。
城內是一大片的公園綠地,公園中央矗立著箱館奉行所。
奉行所原東西長度為97公尺、南北為59公尺、建築面積大約為2,685平方公尺,於舊幕府時代(1871年)拆除,並於2011年成功復原南棟和中央棟部分。現在內部主要展示五稜郭相關文物。
五稜郭公園一景,護城河另一邊是五稜郭塔。
最後沿著土壘走了半圈,陽光灑下來相當舒服。還可以看到遠方的涵館山。
五稜郭土壘一景。土壘是由挖掘護城河時的泥土所做成。
眼前這些樹木絕大部分都是櫻花樹,可以想像在櫻花季時會是多麼漂亮!
回到公園的中央廣場,另外一側是復原的板庫和土藏。板庫改建成為土產店和休憩處,土藏則變成管理事務所。
廣場另一邊種有高大的松樹,還有唯一殘留下來的建築物,兵糧庫。
五稜郭公園一景,奉行館側照。
五稜郭公園一景,很喜歡這一株紅葉樹。
五稜郭公園一景,也有不少當地人帶狗來溜搭~
奉行館後方,地上一格一格的不是停車格喔!這些都是奉行館其他棟的遺跡所做的標誌。礙於日本建築基準法規定每1,000平方公尺的地方必須設置防火牆,以及不造成景觀上的影響,僅復原南棟和中央棟,將復原部份維持在約1,000平方公尺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