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飛牛牧場的建立可追朔自西元1975年,政府輔導剛從美國受完酪農專業訓練回國的有志青年,在苗栗縣通霄鎮南和里的保安林地開墾為「中部青年酪農村」,作為全臺專業乳牛養殖示範區,這是現在飛牛牧場的前身。地形上,背倚著火炎山丘陵地,登高向西遠眺則可隱約看見臺灣海峽,而後山更有一條頗具歷史意義的挑鹽古道。在1985年將「中部青年酪農村」轉型為休閒牧場,牧場主要的自然生態資源為乳牛及蝴蝶,在標誌設計上以「飛牛」二字做為結合,更以天空、草原和牛奶的顏色調和出「飛牛牧場」獨特標誌來。在西元1995年正式對外開放,提供國民一個具有鄉野氣息的遊憩場所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