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姜子寮山又名三腳架山,標高729公尺,是姜子寮山列的主峰。姜子寮山支稜線四通八達,東北稜沿展至五分山,西南稜降置肉阪南稜則入平溪。姜子寮山山頂展望極佳,從登山口到山頂僅1.68公里,全程幾乎都是枕木步道,步道幾乎沒有陡升或陡降坡,是個適合全家大小,CP質相當高的一座小百岳。 

交通資訊:台5線(明德二路)過地下道後接泰安路,沿"泰安瀑布"指標直行,經過泰安瀑布入口再續前行即可到達登山口。

推薦對象:外國旅客(foreign tourists)、全家福、健行愛好者、小百岳愛好者、三角點愛好者。

建議到訪時段:避開下雨時段。

停車位置:登山口附近有停車格可供停車。

登山口一景。距第一次到訪也事隔快5年,當初登山口的停車場還在重新灌漿,現在均以整修完畢。假日偶有登山隊前來,一路上都會有人迎面打招呼。

登山口處捕獲野生褐色蚱蜢一隻!蚱蜢即為蝗蟲的俗稱,屬直翅目的昆蟲,這一類的昆蟲在外觀上的共特徵是:上翅的翅膀略呈革質,且平直的覆蓋在體背上,下翅是膜質的,縮摺在下方,只有在飛行時才展開來。直翅目昆蟲包括螻蛄、蝗蟲、蟋蟀和螽斯四大類。蝗蟲後肢腿節強壯,脛節細長,跳躍力強,與螽斯相似,但觸角短,腹部較長,短鉤狀產卵管,聽器在腹部第一節兩側上。藉著前翅基部與後角摩擦,也會發出聲音。身體具保護色,食性廣。

姜子寮登山步道是淡蘭古道(淡水到宜蘭)支線,原本地形崎嶇難行,政府以自然工法整建近2400階的登山枕木步道。比較可惜的是,自從停車場整修完畢後,入口處有一小段變為水泥地。

此外,入口處步道兩側也種植了上百顆的山櫻樹,花季來訪一定非常美麗。

步道兩旁幾乎都有樹蔭遮日,相當涼爽。

姜子寮山登山步道一景。

沿途叉路多,叉路處都有登山隊製作的指標,提醒遊客叉路通往何處。如果只是單純要攻頂,只需沿著主線直行即可!

由於是枕木步道之故,有些枕木上還長出了香菇!

步道一景,三不五時都會有椅子出現供人休息。

這不是藍莓,他是雞屎樹的果實!雞屎樹為茜草科的常綠灌木植物,分佈於台灣全島低海拔約 300~1,200 公尺山區的闊葉林下,是竹雞等活動在林下鳥類的食物。

步道一景,仍有許多被颱風吹折的大樹倒落。

步道一景,枕木步道偶爾會消失一小段。

剩700階,加油!這代表已經走了至少1700階了。

長滿香菇的枯木,居然沒有因為颱風而倒塌。

林蔭慢慢由盛開芒花的芒草所取代,來到這裡,代表已經快要攻頂了!

攻頂前的步道一景。兩旁的山坡地似乎經過翻整,種植了其他植物!

 

回首來時路,視野極佳,另人迫不期待往山頂奔去!這顆筆筒樹上不知被人種了什麼。

聊望台下發育中的筆筒樹。

登頂!!山頂正中央有一顆三等三角點基石,編號1047號。山頂四個角落都設有觀景平台,視野極度開闊,可以鳥瞰基隆市區、八堵、七堵、五堵、汐止、南港等地,甚至還可以看到101大樓!由於當天天候不佳,否則還可以看到基隆嶼、基隆山和陽明山系等地。

山頂觀景平台與三角點基石。

山頂觀景平台與三角點基石。

其中一面觀景台還貼有姜子寮山等字樣。

 

山頂觀景平台一景,遙望東南角。

山頂觀景平台一景,遙望西南角。

芒花搖曳,中間最遠端是基隆港區,三根白色高高的建築物就是協和火力發電廠,白米甕砲台就位於此。

山頂上的小瓢蟲~

山頂上的長頸金花蟲,屬金花蟲科昆蟲,普遍分布於低海拔山區。頭部紅色,觸角黑色,頭部與前胸背板間具明顯的細頸,前胸背板紅色光滑,各腳及腹面紅色,翅鞘末端的刻點幾近消失,各腳腿節都是紅色。

山頂風很大,如要久待一定要多穿件衣服或外套。準備下山了!

下山途中發現的樹蜥,身體居然有綠色斑塊,非常特別!

步道一景,下山時拍攝~

步道一景,下山時拍攝~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uYu 的頭像
    YuYu

    看見台灣(Taiwan) x 上山下海

    Yu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