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平島屬於基隆市中正區,位於基隆港北端、港口東側,距基隆市約4公里,佔地66公頃餘,目前已和台灣本島形成「陸連島」。由於終年受到東北季風吹襲以及海浪拍打侵蝕影響,造成和平島的天然景觀奇特,加上和平島海岸屬於沉降海岸,因此造就了許多奇岸怪石的景觀,因景觀獨特政府規劃開闢為和平島濱海公園。後經封閉三年並重新整修,已於2012年6月更名「和平島公園」重新開放,目前暫不收門票費。
交通資訊:中正路(台2線) 轉正濱路,直行過和平橋後接和一路,遵循路面指標"往和平島公園",往右前接平一路,直行到底即可到達。
推薦對象:外國旅客 (foreign tourists)、攝影愛好者、情侶、全家福。
建議到訪時段:避開下雨時段。
開園時間:夏令時段(每年 06 - 08月):AM 0800 ~ PM 1800、冬令時段(每年 09 - 05月):AM 0800 ~ PM 1700 (PM1700停止售票,PM1800休園)。
停車位置:入口處有停車場可供停車。
和平島在清朝前期時稱「雞籠嶼」或「大雞籠嶼」,為北台灣最早有西方人足跡的地方,也是基隆最早有漢人入墾所在之一;在西元1870年為了要與東北方海上的「小雞籠嶼」(即今天的基隆嶼)區隔,因此改名為「社寮嶼」,即凱達格蘭人大雞籠社房舍聚集之島嶼的意思;最早島上的原住民為凱達格蘭族的巴賽人(Katagalan Basaijo);至1949年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後才被改名為和平島。
本著既然來了,就進去逛逛的心態,誤闖禁區@@,詳細辦法就不再說明~
和平島公園以最少的人工設施來減少對自然破壞,以維繫自然生態的心來建設這美麗的自然寶藏,是北台灣遊憩攬勝及自然教學的自然教室。
這天天氣不錯,遠方的基隆嶼可以看的一清二楚,甚至基隆嶼燈塔也依稀可見喔!
和平島公園一景,相當壯麗的岩壁,此處易有落石,需特別當心。
遠眺基隆嶼,以前還覺得它長得像烏龜,所以誤稱基隆嶼為龜山島 XD
還有全家大小來此摸魚捉蝦與踏浪!
奇岩怪石配上遠方很像烏龜的基隆嶼。
後頭的道路不知通往何處,加上太陽漸漸下山,因此走到此處就折返~(查了google map此路可以通到社寮砲台喔!)
折返後,來到千疊敷。千疊敷的豆腐岩地形,為岩石常年受海潮侵蝕,變成一塊塊方形的岩石,遠望活像一片片梯田林立散佈,蔚為奇觀。
和平島公園千疊敷地形一景。
和平島公園千疊敷地形一景。
最後沿著此步道可以環繞和平島公園一圈。
和平島公園一景,已接近關園時間,園方派人來勸離了!
回首千疊敷地形,遠方可見基隆山!
和平島公園一景,涼亭下方的怪石區就是萬人堆。此時懸崖上的野百合也正盛開著!
萬人堆位於和平島北端的岩岸,因常年受海蝕風化而形成許多奇石,貌似浴池、花瓣、梳妝台等。分佈散落四周的石頭,又如同人頭一般,因此稱為萬人堆,景觀特異。
和平島公園萬人堆一景。
和平島公園步道一景,繞了一圈,下去就回到入口處了!遠方的三跟煙囪就是協和火力發電廠。發電廠旁的白米甕砲台景色絕佳,非常推薦去走走喔!
和平島公園萬人堆一景,懸崖上有三朵野百合喔!
和平島公園步道一景。
回首來時路~
和平島公園一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