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IMG_4241.JPG

富貴角,乃台灣本島極北端之海岬,行政上屬新北市石門區。位於海岬上的富貴角燈塔也為台灣島最北端之燈塔。

IMG_3950.JPG

交通資訊:石門區台2線 (淡金公路) 約26公里處,遵循指標進入富基漁港,可由楓林路到達富貴角步道入口。也可由老梅石槽的連接步道進入。

推薦對象:全家福、情侶、攝影愛好者、燈塔愛好者、地質景觀愛好者。

建議到訪時段:避開炎熱陽光直射時段。

停車位置:步道入口可供停車。

IMG_4216.JPG

富貴角燈塔於西元1897年完工,原名富基角燈塔,塔身原為八角形鐵造。西元1962年改為八角形混凝土塔身,外表為黑白平行相間的條紋,是台灣本島最北的燈塔。攝於富基漁港~富貴角燈塔步道。

IMG_3966.JPG

富貴角燈塔是日本人在台灣興建的第一座燈塔,係因日本人為了建造台灣與日本之間的海底電纜以及航路設備。

IMG_4244.JPG

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及氣候,秋、冬季節常出現濃霧,因此在塔內附設「霧笛」,這是首次在台灣出現的航路標誌。

IMG_3983.JPG

矗立於海岬的富貴角燈塔,早已成為北台灣海岸重要且獨樹一格的地標,點燃了台灣最北端的珍貴土地。攝於老梅石槽~富貴角燈塔步道。

IMG_3982.JPG 

現在藉著步道的修築與連通,讓人們得以在欣賞獨具特色的海岸風光之餘,也能夠親臨其下,感受其歷史的悠久與深遠的時代意義。攝於老梅石槽~富貴角燈塔步道。

IMG_3997.JPG

風稜石,是來自大屯山上群噴發崩落下來的安山岩塊,經由東北季風長期挾帶細砂吹襲磨蝕,造成平坦的蝕面。如風向改變,就會形成尖銳的稜角,稱為風稜石。

台灣日治時期

起建於1896年(明治29年),至1897年(明治30年)建造完竣。為臺灣日治時期興建的第一座燈塔,係因為了建造臺灣與日本之間的海底電纜以及航路設備而興建。原稱「富基角燈塔」。最初塔身結構是八角形鐵造,高度30公尺,漆上黑白相間的平行條紋。1927年(昭和元年),改名「富貴角燈塔」迄今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受轟炸致使燈器毀損,塔體也嚴重銹蝕。

IMG_3952.JPG

中華民國時期

於1954年暫時使用鋼架塔代替。1962年時改建為八角形混凝土塔,塔身漆上原初的條紋外觀。1973年增設無線電標桿一座。1981年電霧號(Foghorn)一座,亦為首次在臺灣出現的航路標誌。

燈塔結構諸元

塔高:14.3公尺

塔身塗色・構造:八角形鋼筋混凝土塔、外觀黑白平行相間條紋,頂層外有環繞陽台

燈高:31.4公尺〈以高潮面至燈火中心計〉

燈器:3等旋轉透鏡電燈

燈質(頻率):每15秒連閃白光2次(白連閃光)

光力:1,500,000支燭光

公稱光程:26.8

明弧:069-272

霧笛:電霧號1組,1981年增設(主要在秋、冬季節出現濃霧時使用)

頻率:300

音符:每30秒發放一次(鳴3秒,靜27秒)

音達距離:約3

無線電標桿:一座,1973年增設

連絡配備:無線電對講機配置。

對於台灣本島極點有興趣的朋友,極北點絕對是一個不能錯過的地方!另外,富貴角燈塔在今年9月就會正式對外開放囉,期待阿~~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uYu 的頭像
    YuYu

    看見台灣(Taiwan) x 上山下海

    Yu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