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鯤鯓礮臺,或二鯤鯓砲臺,舊稱安平大砲臺,現在一般俗稱為億載金城,是一座清朝時建立的砲臺,由沈葆楨在臺灣所規畫與興建。在中法戰爭和乙未年(1895年)劉永福抗日時,都曾對敵砲擊而發揮了其防禦外敵的功能。

交通資訊:台南市安平區光州路3號。

推薦對象:外國旅客(foreign tourists)、文史愛好者、情侶、全家福。

建議到訪時段:避開下雨時段。

停車位置:園區備有停車場可供停車。

億載金城屬一級古蹟,砲台四周有護城河包圍,過了眼前的引橋和城門洞,裡頭的地理配製圖就如同照片左邊的圖型,基本上是一座方型砲臺,四隅突出的稜堡式砲台基本型態。

入口呈門採用法蘭斯磚砌法,寬7公尺、高6.2公尺、深21.67公尺,中央開圓拱門洞,門額書"億載金城",為光緒元年沈葆楨親筆提書。原本城門出入口設有懸吊式、無欄杆的木板橋,至日本時代砲台已失功能,橋經整修後成為固定形式,民國時期又歷經翻修,為今日模樣。

億載金城城門口正面照,可以直接看到最裡面的阿姆斯脫朗大砲!

億載金城城門口通到。

正前方操練場,遠方的城牆上就是三尊阿姆斯脫朗大砲!

內城門額書"萬流砥柱",亦是沈葆楨親筆所提。

當時沈葆楨聘請了原在馬尾造船廠工作的法國工程師帛爾陀(M. Berthault)及魯富設計砲臺,而帛爾陀在設計時則參考了巴黎的外圍防禦工事。照片中是突出的稜堡,上頭安置大砲一座。稜堡比周圍環境較高,並留有馬路與矮牆。稜堡之間的牆壁內凹,主要是規畫讓槍隊在此防禦已經侵犯到近處的敵人。

城牆上可見有數座大、小砲。

億載金城城牆一隅,小砲分佈在南側與北側的城牆上。

東北側稜堡種有一顆相當茂密的蘋婆樹。蘋婆果實對狗狗來說是劇毒,只要一點點就會造成狗狗腎衰竭而死亡,需特別注意!

億載金城西側城牆上的三座阿姆斯脫朗大砲。為英製18噸前膛大砲,外型如酒瓶,三段構成。砲長4.6公尺、口徑25.4公分。大砲安置在三合土砲座的半圓磨心砲架上,砲位之間有隔堆分野。

砲座下原為兩尺厚的三合土層面板,下有木柱支撐的兵房及彈藥庫,惜已破壞,今改斜坡覆土。大砲原有5尊,佈置於西面臨海的方向與西北、西南稜堡處。日俄戰爭後大砲不知去向,目前所擺設的三尊大砲是後來仿製的觀賞砲。

億載金城內的一大片廣場就是操練場,原設計可容納1500多名士兵。在操場中央原有光緒十年(1884)所開鑿的水池,用以儲蓄水、砲擊引起火災時可以滅火,現已填平成一片草坪。

攝於大砲砲門殘跡,城外的護城河,或稱護城濠。護城濠於進出口引橋處較寬,為22公尺,四的頂角稜堡處較窄,為13.3公尺。護城濠是引海水入濠,平時為2.3公尺,漲潮時可達3公尺。現在位於西側的護城濠與安億路比鄰,遠方可見安平漁港及安平燈塔。

西南側稜堡處的彈藥庫殘跡,1995年清理土牆斜坡石雜樹時發現長10.35公尺的三合土外牆。次年又發現牆內離地約3.22公尺深有三合土彈藥庫基座,地樑砂溝及柱洞因安全顧慮而掩埋,並在地面相對位置用紅磚表示。

兵房及小砲用彈藥庫遺跡。這是1996年修復扶壁時所發現的遺跡。為避免這些基礎遺跡和三合土扶壁再受風吹雨打,已用鋼架和安全玻璃罩加以保護。

位於西北稜堡處的砲門遺跡,現在定時有園區人員前來表演。好幾年前友來訪億載金城,印象中就是這個老杯杯扮演將軍,想不到多年後還可以遇到他!將軍身旁帶了兩位小兵~

在介紹完一串故事後,裝填手就開始裝填彈藥!

左線預備、右線預備,全線預備~~~發射瞭~~~~~!其實是煙火啦,不用太擔心!但在護城濠下踩天鵝船的遊客應該會嚇一跳吧,哈!

沈葆楨銅像,位在阿姆斯脫朗大砲砲座的下方。

億載金城一百週年獻言紀念碑。

除了億載金城本身之外,古蹟外圍的公園種有一大片的黃花風鈴木,約在每年的3月左右盛開,相當華麗與壯觀!建議每年的3月左右大家都還可以來這裡賞花喔!

arrow
arrow

    Yu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